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一百五十讲

佛教给法身佛的定位是什么呢?遍一切处,即无处不在。如果有人坚持说:“我见不到佛……”那么法之所在即佛之所在。我们每天睡觉,那个床是不是佛呢?既然是缘起空性的佛性,那么当然是佛。经书是不是佛呢?是佛。厨房是不是佛呢?是佛。厕所是不是佛呢?是佛。“这厕所怎么可能是佛呢?”我们又分别执着了,难道不是吗?我们认识的局限,导致我们世界的局限。既然都是佛,那么重要的问题是,我们要悟入缘起空性的佛性。如果没有悟入自性不可得、幻化无常、没有主宰,那么我们世界当然是局限的。只有佛堂才有佛吗?真正的法身佛是超越于佛堂、厕所、寺院的分别执着的。只是,很少有人能够感悟得到。因为我们局限、狭隘,所以世界只是六道轮回。所谓“究竟诸功德,真实自性身,大故无数故”,我们刚才所说的,实在没有办法计算、衡量。

所谓“非分别境故”,就是告诉我们,佛的法身不是分别的境界。我们不要单纯地认为:那是厕所、佛堂、卧室、电视机,这些同佛没关系。谁说没有关系呢?有关系,只要去掉我们的分别执着的心就是。怎样去掉呢?就是改变我们自以为是的分别执着。因为我们的分别执着是固定的、局限的,所以导致我们同佛法并不相应。我们现在可以赋予全新的内容:法之所在,即佛之所在,那就是没有分别执着了。不是看表相,而是看本质。它的本质是什么呢?没有主宰、实在、稳定性。由此可以远离二边,就是好坏、美丑、高低、贵贱,这些分别执着都已经超越了,于是乎“非分别境故”,于是乎我们走进了法身的境界。
所谓“唯永断习故”,意思就是:我们只有永远不住在那种分别心上,才能永远断除我们分别执着的习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