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零二讲

“第七聚,谓无诤。”
所谓无诤,就是没有彼此的争议。只是人与人之间难免要有争议,难免有不同的观点,并且这种不同的观点还会交集、冲突、影响。为什么正知正见的佛教徒有时候学来学去知见就不正了呢?为什么一个无正知正见的佛教徒,学来学去知见得到了矫正呢?这就说明,只有对于正知正见的认同,才能够产生无争。只有对于正知正见的不认同,才会产生争执。由此可见,争和无争也是因人而异的。
“由佛无诤三摩地力。”
佛是无争的,即没有争论。因为一音演说法。所谓一音,就是没有杂音,就是空性,就是无所得,就是缘起性空。其他一切的所谓的定论,所谓的一切的执着,都是错误的。所谓佛无诤三摩地,什么是三摩地呢?这是定力的境界,是一种定的名词。
“它能够让众生有拔除烦恼的功能。”
所谓如如不动,别人爱说啥说啥。别人说我们是红色的,我们是这样子;别人说我们是黄色的,我们是这样子;别人说我们是坏的,我们是这样子;别人说我们是好的,我们还是这样子。对此,我们的定力开始显现出来了。现在我们都比较脆弱,别人说我们好,我们高兴:“你看真是朋友。”别人说我们坏,马上急了。别人说我们是红色的,我们急了,我们说自己是绿色的;别人说我们是蓝色的,我们说自己是黄色的。有时候,我们同外界是一种冲突,其实只是角度不同。这就是有诤,就是通过语言来矫正,就是高低是非,这个很麻烦。恰恰佛得无诤三摩地,能令众生有拔除烦恼之能力。佛陀有这样的能力,因为他入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