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零八讲

《无量寿经》第五有这样一段话:阿弥陀佛因地的时候,名叫法藏比丘,是一个王子出家。法藏比丘听了定自在王如来为自己展示的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后,定自在王如来还对他说:“你愿意去哪里,你选择吧!”意思就是这样的。法藏比丘看来看去说:“我哪个都不愿选择。”只是法藏比丘并不是我执强烈,想自己搞个体户去了,并不是这个意思。他就是看到了娑婆世界的众生极苦,于是开始五劫思维空性,这个愿力就是来自空性。如果没有空性,那么我们会有利益众生的愿力吗?只能是信口开河、吹牛、说大话而已,很多人是这样的。
曾经遇到一位出家人,年龄比较大,出家比较晚,喜欢表现自己。曾经给我写了封信。信中说自己写了本书,书名是《学佛成佛日用大全》,如同那菜谱似的。其中有:如果我们想成佛,那么可以看这本书。只要一翻一看,就会找到方法成佛。其实没有那么简单。正是因为如此,让我给他看看,还让我请传印长老给他题字、写序,然后出版。我也比较为难,怎么办呢?毕竟佛法需要有共同的标准:皈依三宝。于是我给他写信,试探性地同他商量着:咱是不是别出那个书?他给我写了回信,把我给说了一顿,最后我打电话告诉他:这并不是我消化不了,而是书里面居然有他自己的“我的三十二愿……”其中有成佛法名是“光明阿弥陀佛”;而且“如果想到阿弥陀佛国净土,那么需要七念可以往生。如果想到我的光明阿弥陀佛的净土,只要三念就可以往生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