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零七讲
其实是什么呢?应该是一种锻炼,应该是自我福德、因缘、资粮的积累,从而成就解脱、往生、成佛。只是这个变异生死并不是分段生死。因为如此,所以生死未空,这是生死没有空掉的时候。因为他是菩萨,所以菩萨可以成佛。为什么说大家受了菩萨戒,我们会肃然起敬呢?只是需要澄清的是,受了菩萨戒不要炫耀和张扬:“我受了菩萨戒了,你可不是菩萨。”我们受了菩萨戒,需要身体力行。因为菩萨的留惑润生是让人感菩萨道,所以才生死未空,而我们可能是循业流转……什么是随愿成办众生义利呢?四弘誓愿说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,这是菩萨度众生的动力。只是我们的愿来自于什么呢?空性。如果不空去自以为是的执着,那么我们不大可能利益众生、成就自己。怎么能够把众生当作自己呢?怎么能够同体大悲、无缘大慈呢?正是因为我们有愿,而且我们的愿是清净的,不是贪嗔痴的内容。有人就同我说:“法师,我要发个大大的愿。”我问:“多大呢?”“反正是大大的愿。”只要强调自以为是的,就不会有真大。因为源自于我执,又怎么能够是大呢?只有没有我执的内容,才是大。我们每天上殿的时候都会念,当然你也念过: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”,那个才是大。那个大是已经超越了大和小之上的真大,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小和大。只有这样,才是真正的大,佛教徒需要记住。如果你说:“我比牛大、比骆驼大”,那么都应该是小,这是实话。真正的大,超越大小,不执着大小。只有这样才称大,才称摩诃。只有这样,才能随愿成办众生义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