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二十三讲

“成就此六通只限于三乘之圣者,故名无漏。”
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证得果位:罗汉、辟支佛、佛,即三乘之极果,诸漏断尽,于是无漏。
“虽然如此,唯佛乃能圆满究竟清净无碍。”
只有佛陀才能够圆满觉悟、究竟清净、没有障碍,就是佛是最圆满的觉者。李某志说他是最圆满的,只是嘴上说的,是忽悠人的。我上一次说过,他自己说自己是大佛、大如来,那些小佛、小如来要去见他这个大佛、大如来,就往上爬呀爬,爬来爬去,中途摔死很多。这实在是可笑之极,编瞎话都不能这么编,这么编就是牛头不对马嘴。
“第十聚,谓四无碍解,又称为四无碍智。”
这是第十种因缘。什么是四无碍解呢?因为我们的理解,只有有智慧才能够理解空性,即诸法实相。
“又称为四无碍辩。”
这应该是辩才无碍。否则,学佛的标准是什么呢?应该是有智慧。只有智慧才能度人,当然需要辩才无碍。只有辩才无碍才能容易让人生起信心。不然的话,如果问我们一个问题,我们回答不出来。又比如说,有人爱问:“你为什么学佛啊?”“不知道。”“你学佛有什么好处呢?”“不知道。”如果都不知道,那么我们还学佛干什么?最后他说:“既然你信仰佛教你都不知道,或者牵强附会,那么我又何必知道。如果连你都不知道,那么我还学佛做什么?”因为没有讲明白,所以没有说服力。可见,佛教徒需要四无碍辩
“意业为解、为智。”

就是学佛应该从我们的身口意业的意业为对境,首先我们需要有定力,即心开意解。只有理解了、消化了,才能够接受这种信仰。而且我们不仅仅是理解和消化,还需要同它相应、默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