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拥有了智慧,才能够辨明事物的真相,乃至我们自己修学的目标和方向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不迷失。“1)法无碍:因为于名句文能够诠教法名为法,于教法无有滞碍,所以称为法无碍。”就是对于语言文字,我们能够感悟到是在诠释着教法,故称为法。法无碍其实在我们看来,用一句通俗的理解去诠释的时候,应该是这样的,就是文以载道。无论是经律论三藏,都无非是阐明无常、无我、解脱的道理。这个道理的目的什么?这个经律论三藏应该是:文字般若,阐明的这个道理就是实相般若,而实相般若恰恰是没有任何障碍。因为完全同佛法解脱烦恼和生死相应,所以称为法无碍。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之中,要遵循佛陀所说的“依法不依人”。因为法没有障碍,而人有狭隘、障碍、烦恼、有漏。这个法应该是佛陀所说对机说法的言教。因为佛陀自己亲证了,所以是经验。佛陀把这种经验分享给了我们。如果我们有信心能够依教奉行,并按照经验循序渐进的话,那么我们会同佛法相应。我们相信,我们也会成为智者,并最终成就菩提,这应该是可能的。为什么说是可能呢?因为因人而异,不是必然。这就是说:只要我们学佛,并且真正地正知见,当然能够;如果我们没有学佛,比如法是法,我们是我们,同我们没有关系,那么当然不能。其实我们所说的这个道理,应该还是一种实相般若。因为这种实相般若,不是一种文字般若。我们现在的文字般若,如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,那么就是工具,当然它本身就是一种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