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啊,人是千差万别的,比如佛陀在世的时候,有阿那律和周利槃陀伽两位尊者。开始时,阿那律就是懒惰,整天睡大觉,佛陀把他骂了一顿,阿那律的自尊心上来了,开始熬夜修行;熬了一些天之后,眼睛熬瞎了。他眼睛熬瞎了怎么办呢?于是佛陀就教给他修天眼的法。在《维摩经》中有这样的说法:阿那律观三千大千世界,如掌中庵摩罗果。因为他是用天眼去观的。所谓庵摩罗果,后来我们探讨了一下,可能就是我们中国现在人们吃的李子。小小的李子,长的就像那个庵摩罗果一样。阿那律尊者观三千大千世界,就像手中的小李子。现在有人说自己开天眼了,那应该是忽悠人的。周利槃陀伽开始时非常笨,念佛都不会,就是扫地。佛陀于是告诉他,你可以念扫帚。他每天念扫帚,后来也成就了阿罗汉果。可见,虽然根性不一样,但是结果却是出人意料。修行讲究人的根器,有下、中、上并不相同之种种差别。人和人之间并不一样,我们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要求人。我们应该怎样呢?如果把佛法的标准讲出来之后,那么愿意接受就接受,不愿意接受就不接受,随缘就好了。我们需要给人时间和空间,慢慢地随缘接受和消化,当咀嚼出味道来之后,可谓瓜熟蒂落、水到渠成。因为因缘成熟了,所以对于下根人、中根人、上根人,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,不要期望值太高。如果我们的期望值过高,那么我们自己也会受伤,对方也会烦恼。“那个师父一点都不慈悲,竟然骂我笨蛋。”你说他,他会消化不良,到处诉苦:“这个师父骂我笨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