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三百一十五讲

佛陀不会分别说这个是道场,那个不是道场。如果我们分别执着了,那么哪里都不是道场;如果不分别执着了,那么哪里都是道场。其实分别的目的,就像开始我们皈依佛法僧三宝,无非就是让我们自己怎样达到一种无分别的境界。在分别之中,我们需要把那种分别的界限打被,然后不再分别了,不再感觉到那是好、那是坏、那是动、那是静……只有到了那个时候,我们才是真正地同佛法相应了,也就是应无所住了。
“得第一义谛之安稳。”
什么是第一义谛?真谛、空性。只有空去了分别执着,我们才能真的如如不动了。如果你说留一点好的、留一点坏的,这个是道,那个非道,那么心里还是不能安稳。
 “我们就称这种境界为念无失。”
念头没有过失,就是我们的意念没有任何过失,不会执着这个,也不会执着那个。因为我们同空性的佛性相应默契了,所以是真正的安稳。我们在坐禅的时候,如果同真谛的空性,也就是第一义谛,真的去相应的话,那么我们平时很多的妄念、妄想等,应该说不会再困扰我们。因为能够不执着、不挂碍,所以可以不必拒绝境界。只是,我们说不拒绝,但抵抗力还没有那么好,应该怎么样呢?只能一点一点地历事炼心。刚开始先躲着点,最后可以面对了。如果刚开始我们就面对,那么容易随境所转,我们要培养这种真谛的境界是一点点来的。只有那样的话,才是安稳的,才是真正的念无过失。
   “4)无异想:”
异是差异的异,没有那种差异的想法,就是没有分别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