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整个观照的过程中,应该逐渐地学会让自己心里没有挂碍。学佛应该是理性的,应该是有内容的,而不单纯是形式主义的东西。如果是单纯的理性或者形式的话,那么自己等于把自己欺骗了,同时也是欺骗了别人,这当然不是佛教。所谓欲无减,欲是欲望的欲。佛陀具备众善,善德圆满了,自己常常需要普度众生。请大家要注意,有人问:“佛陀为什么要度众生?”慈悲。“佛陀为什么慈悲?”因为他看到了众生认假为真,在生死轮回的苦海里头出头没,一会儿头冒出水面,一会儿又沉下去,一会儿又冒出来了……其实这就是生死轮回。众生头出头没的过程中,完全是认假为真导致的结果,于是乎佛陀就要去度众生走出误区。佛陀度众生并不是白度,应该是通过度众生使自己成佛。度众生的过程就是训练自己、锻炼自己、完善自己。因为这个过程是修福修慧的,所以《华严经》告诉我们,若无众生即无如来可成,就是没有众生就没有佛。为什么这么讲呢?只有度众生才能成佛。如果没有众生了,那么佛不能成佛。这个道理我们考虑过没有?我们需要考虑,利益众生从来都是不白做的。因为从来没有白做的事情,所以佛教徒要力所能及地把握自己学佛的生命,随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。做什么样的事情呢?应该是利他的事情。只有利他才能自利。佛教所主张的菩萨行其实就是告诉我们,在利他中完成自利,受益的应该是我们自己。可以告诉大家,我们永远不会吃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