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三百六十六讲

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,能够布施最好的饮料、食物。比如说牛奶、各种新鲜的果汁,以及其他最好吃的食物,都能够布施给他人。于是乎,就有了召感,所谓如是因、如是果。召感的是什么呢?佛陀的双手、双脚、脖子和双肩,七处皆充满,这七处都是圆满的样子。佛陀不是脖子细细的,或者肩膀瘦瘦的,而是都非常的圆满,意味着福报。对于一个人来说,一看相貌就容易证明有没有福报。佛陀当时就是这样的,因为因地就是这样做的,所以有这样的果报召感,一看就让人欢喜。
而有的人,大家一看到他就特别烦。虽然同他没有发生过什么语言、交往,但是一看就会烦恼。为什么?没有缘。有人一看着就喜欢,为什么?有缘分。这缘分不是今生的,而是前生的,乃至无量生的结果。这种缘分非常微妙,不是轻而易举的。既没有无缘无故的恨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。用佛法的角度来讲,那是过去世的种子。应该是过去无量世的种子都是有缘的——如果无缘,那么即使面对面也不会认识。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识嘛,佛教讲缘起。
依据佛教说,夫妻关系、朋友关系,还有同事关系,都是缘分。如果没有缘分,聚不到一起去。有一句话说:“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。”意思就是:我们在一条船上过河,需要一百年的缘分;只有一千年的因缘,才能够在一起成为夫妻,所以务请惜缘。如果我们有了缘分,那么不要去浪费和糟蹋,大家需要珍惜。当然了,即使再珍惜也会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