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三百八十八讲

因为依据法身而有报身,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智慧法身做依据,那么就没有办法成就菩提。因为怎么修行也不行,所以佛教徒所依据的应该是法身。所谓皆圆满故,就是三十二相都已经具足了。
“迎送师长等因,随各各相时已广宣说。”
佛教徒对自己的师长善知识,应该承迎礼拜恭敬供养服务。如果能够这样的话,那么我们前边已经宣说了:
“最重要的是观察其因而得三十二相之果。”
作为我们来讲,我们说我们向佛陀学习,因为有这样的因,所以就会有这样的果报。
“此等名为妙相者,谓由谁具足此三十二相即能表现彼是大丈夫故。”

所谓妙相,就是不可思议的相。所谓如是因而有如是果召感的相,是因为我们播种而有的一种相,这就是妙相。我们谁能够具足这三十二相,谁就是大丈夫。只是在此提醒大家一句。虽然有了这三十二相,但也未必是佛陀。有人问:“为什么?”《金刚经》已经告诉我们了:“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,转轮圣王即是如来。”毕竟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,那就告诉我们,没有什么新鲜的。只是转轮圣王并没有信愿行,并不是佛陀,只是转轮圣王而已。虽然转轮圣王有极大的福报,但是并不是圆满的觉者。因为这是一种区别,所以大家实实在在,没有必要着相,而是要有智慧。根在哪里?根在法身。表现出来,召感的是报身。如果没有那样的法身,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没有贪嗔痴。我们需要提醒自己,必须要依法身之根来召感这个果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