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四百零一讲

如果我们感受不到空性,那么我们只能是故作神秘,或者是追求神秘的迷惑者,学佛是没有意义的。我们可能会一点一点地随着人家的指挥棒跑偏了,谁知道我们到哪里去了呢?应该说,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的。是啊,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、好奇、神秘、贪心,最后上当受骗了,难道不是吗?佛教要求我们的就是:只有改变自己的贪嗔痴,才能够走进密义,才能够走进空性义。如果我们不能够改变我们的贪嗔痴,那么虽然我们走进去了,但是恐怕越走越远,越走越与佛法相违背,并不搭界,然后烦恼和轮回了,好心办了坏事。这样的人应该是太多了。正是因为佛陀感悟到了这一点,所以他的脚踝骨不显现,这就是很好的一相。如果有人有大骨结,这么大,在那里支楞着,那应该是福报不够。

“第十、由从生死等难可行处度诸众生故,足无不平。”
因为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,就开始从生死的业力中,从自我的感悟中度众生,从一切有情的生命体中,感悟到生死等难可行处。所谓生死,众生都有生死。是啊,生死确实难以面对,谁不怕死呢?生离死别,那是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。佛陀正是因为能够在这难可行处度众生,所以他的脚底是平的。生死就是轮回,就是苦恼,生离死别是大苦恼,那种心态,痛苦难堪。佛陀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度众生,让众生感悟到生死的无常。生死是自然的法则,一个规律性的生命是无常的。如果真正认识到,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生死,都是假生假死的过程,我们还会恐惧生、恐惧死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