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四百六十四讲

大家想一想,从来没有白做的事情。重要的问题是,我们现在就感悟到了,行动起来是至关重要的。如果不行动,整天地打妄想:“这是学佛吗?”那都没有说服力。曾经在北京的时候,跟导师学习三论宗,同时有两个社会人也一同跟着学习。只是学完了之后,不去感悟,而是整天坐在外边给别人讲……我们发现他什么也不做,越养越胖……因为没有什么用,所以学佛需要的是行动。如果是没有行动的人,那么没有说服力。
“第七十七,由意不为贪等乱故,头发不乱。”
所谓意,就是我们的思维。当然,释迦牟尼佛的思维已经改变了,已经同诸法实相,就是同空性相应默契了。这个时候,释迦牟尼佛已经是转识成智了,就是他的意识已经改变为不再执着了。佛陀改变到什么程度?能够不被贪嗔痴等所扰乱。毎个人都会有贪心,比如一看那边来好吃的了,于是自己的心里头开始像猴子挠心似的,在那里琢磨食物。再比如,有人赞美我们,我们心里比较得意;有人诋毁我们了,我们心里比较烦恼。因为证得了这些都不是定法的实在,所以佛陀不被贪等乱故,无论是怎么样的财色名食睡的诱惑,或者各种各样的赞美、唱赞歌,一切都无所谓。
正是因为佛陀不被扰乱,所以就会召感一种果报。这种果报是什么?头发不乱。不像一般人的头发,总是有几根竖起来、不老实。有没有呢?太有了!总是乱七八糟的。于是很多人经常会备着木梳,时常就梳理、伺候头发。因为不伺候不行,所以心里的执着应该是关键。并且,还坚持修理头发,弄一个剪子剪一剪,要不然的话,就会长的像草似的,没什么规则了。释迦牟尼佛的头发不是这样的,非常的规则,不乱。你说这不是修来的吗?如果我们不修行,那么能够得到这种果报吗?应该是得不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