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弘一大师《格言别录》释义第一百四十讲

    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说话极端了,即便说得没有错,所以还是需要反思和调整。如果别人接受不了,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,或者事与愿违。这并不是让我们学习圆滑,而应该是圆融无碍才好。圆滑和圆融,虽然一字之差,应是一念之差,但是结果却迥然不同。

    这是如何要求自己,我们总是需要面对别人。如何对待别人?应当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合适方法呢?《格言别录》中告诉我们一个标准,这个标准是这样的:

    所谓“待人,当于有过中求无过”。也就是对待他人:应当在别人有过失中寻求没有过失。别人虽然做错了事情,但是我们可以换位思考,设身处地替别人考虑:1、他的素质有问题;2、他的能力有问题;3、他可能是无意中造成的过失;4、他的信息或许不对称的误导……当然,当我们这样去换位思考的时候,我们就会在对方有过失中,寻找到没有过失的原因,以致于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谅解:人生短暂,避免麻烦。

    他虽然说话极端,但是他又是无心的,我们就不要去计较了。对人对己的这种方式,比较和谐与融洽。对己是:虽然我没有过错,但是我依然要反省自己,我可能还是做错了。对人是:虽然别人有过错,可能他的出发点不是这样的,可能那个时间、地点恰恰是另有原因的,所以我们就会体谅、原谅他。

    所谓“非但存厚,亦且解怨”,这样做的结果,不仅仅显得自己特别厚道,而且彼此之间的怨恨也可以随之化解。

    无论做人,还是学佛,都需要厚道。厚道很重要,对人太刻薄,实在是伤害自己。因为厚道养德,凡事替别人着想,所以彼此之间的误会和怨恨就会化解:好人坏人,活着都不容易。只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人,有多少人能够为别人着想呢?都希望别人替自己想。面对现实,我们有信仰的佛教徒有没有去替别人想呢?因为别人不信仰佛教,他会从我们的身上能够感觉到,一个信佛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,是一个什么样的质量。如果我们恰恰给人的感觉又是失望的,那么对于我们的信仰形象和尊严,是不是会误会和误导呢?如果我们以为佛陀是觉者,应当具备慈悲和智慧,那么我们是不是正在学习呢?如果是正在学习,那么是不是应该担当和负责呢?

    要知道,虽然没有人认识佛菩萨,但是大家却分明认识你我他。大家对于我们的印象,正是对于我们信仰的印象。如此推理的结果,必然是:你不代表你,我不代表我。既然我们代表着我们的信仰,那么我们不敢不依教奉行,我们不敢任性妄为……此时此刻,佛教不再让人失望,末法也不再是末法。
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