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弘一大师《格言别录》释义第二百一十讲

    所谓“以仁义存心”,就是为更多人去考虑的思维。所谓“仁”是二人,其实是更多人。我们往往都是为自己考虑,从而自私自利,无论什么时候,没有办法畅通无阻。即便费尽心机,必然是后患无穷。可见,无论是生命还是慧命价值,我们都需要为更多的人考虑。
      这种考虑要有一个标准:公正、适宜的道理或者举动。我们为更多的人考虑,就要有一个公正、适合的道理或者行为。我们的心里要存在这样的内容:为更多的人考虑,然后要维系一个公理、一个正当的行为。我们应当存心如此。
    所谓“以忍让接物”,什么是忍让?天上下暴雨了、打雷了,飞机不能走了,忍不忍呢?只能忍。如果不忍,我们会情绪波动,那么我们心里的情绪会流露在自己的脸上、自己的嘴上,甚至于影响其他人,乃至于周边环境。结果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而且还会回报给我们更加苦恼的恶性循环。
    “忍”其实是很重要的修行。我们所说的忍有“法忍”,还有“生忍”,就是面对现实人生的挫折、苦难,也需要忍。因为忍是带有慈悲内容的智慧行,所以我们知道:任何事物的发生是因缘,而因缘没有固定的动态。如此,我们需要换位思考,而不是自以为是的顽固。只有我们完全感悟到能所双亡的“忍无可忍”,才是佛教真正的“忍辱波罗密”。“让”也很重要,就是给他人和自己留有余地,不是自私,更不是极端。通过: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自己平安,别人接受、大家和谐。否则,就算我们自己赢了,如果是不稳定的赢了,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呢?
    “接物”就是待人,就是同别人打交道:要忍,要让。有人说,在这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现实中,这种忍让、仁义是不是愚昧?一定不是。因为恰恰这个时代缺少仁义、道德、忍让,导致互不相让,所以危机四伏的祸患。比如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,应该是不断积累的结果,也是因为人们只顾眼前利益的结果。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