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六百六十七讲

虽然说下手比较容易,但是成就又是何其艰难,自利和他利必须要和合共生。如果只是有他利,那么没有自利行吗?如果只是有自利,那么没有他利行吗?都是不行的。我们必须要明白这缘起共生的道理。

“他到那个地方去,他把欲界作为他所依靠的一个处所。为什么?”

他认为这个依靠就是涅槃、解脱:“我到那里去就可以解脱了。”有没有道理呢?有道理。为什么呢?因为人的认识境界改变了,所以毫无疑问,没有问题。如果学佛是一种生命的改变或者升华,那么当然没有错,可是究竟吗?不究竟。圆满吗?不圆满。只是我们更多的人都是这样的局限,只要比现在好一点就行了。因为不考虑自己选择的有没有后遗症,所以我们会引用哲学家的话:“我们认识的局限,导致我们生命的局限;我们生命的局限,导致我们自以为是。”我们总是坚持认为自己就是对的,于是有了顽固和刚愎。除了我们个别人愚痴之外,可能还有一些所谓的聪明人的自以为是,好像是比别人高明,其实还是画地为牢。这都是我们生命中的束缚和困扰,当然是我们修行过程中的障碍。

所谓转换:就是我们死了以后,我们到哪里去?我们每个人都会说:“我要往生极乐世界。”好啊,生命结束之后,我们转换了另一种解脱慧命的妙有现象,那就是极乐世界了。这个修定的人,把欲界天当作一种生命结束之后的转换的依止,于是选择到那里去,他以为那里是极乐世界。结果是事与愿违,当然是错误的,我们必须明白,欲界天怎么可以作为自己的依止之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