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谓‘生胜解者’,意思就是:如果再生出来一种所谓的殊胜的解脱,那么就是执着上又生出一种执着。”如果本来是执着的,又认为这个地方是好的,是自己的皈依之处,又要生到这个地方去,那么原来的执着没有改变,又生出一种新的执着。“所谓‘是人则堕’,意思就是:于是这个人就堕落了,堕落到什么地方呢?“所谓‘常非常执’,意思就是:虽然执着那个常,但是它又不是常。”虽然它不是真常,但是确实他认为又是常了。对此这里有“常非常执”。他认为是常,是不是呢?不是;不是他还要执着,所以称“常非常执”。执着才是修行中的最大问题。我们现在说:“你不要执着。”有人说了:“那我不吃饭吗?”我们该吃饭还是要吃饭,只是不要计较;该工作还是要工作,只是不要挂碍。不执着是可以在负责过程中炼心的,正所谓修福、修慧、修解脱。当然,我们不可以寻找借口:“我做了坏事,我的心不执着。”首先,佛教徒不可以违背法律、道德、皈依三宝等戒律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九:恒顺众生,就是要恒顺众生的道德、法律,而不是恒顺众生的贪嗔痴等习气毛病。“这个修定的人执着的常不是常,虽然不是常,但是他会以为是常,于是称做‘常非常执’。”虽然常不是常,但是他却硬要执着,而我们是不是执着呢?我们更多的还是会执着。至少我要告诉诸位的,这应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外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