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我们说的不要去做,并不是说没有,只是我们不要去执着这些东西。比如我们说“不要做人”,并不是可以执着对人生不负责任,那岂不是没有了历事炼心的修行对境?因为依然还是要做人,只是不可以做鬼,所谓鬼精鬼诈的内容,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,所以我们不要沉迷在其中。
“所谓‘汝今现前,顺益违损’,意思就是:你现在这个境界现前,顺着你、有益你的事情,就会欢喜;有损害你的事情,就会不欢喜。” 这就是我们人性共同的弱点:顺着我们,我们高兴;不顺着我们,我们烦恼。连一个小孩子都会这样,如果撒泼打滚要玩具,大人给他买了就消停;如果不给孩子买,那么难免折腾。可见,连小孩子都把大人琢磨透了。为什么他把大人琢磨透了呢?因为宿世因缘,难免是大人欠债还钱,而且任劳任怨。又因为是自己的子女嘛,所以会哄他、惯他,然后坚持哄他。大人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,最后会无奈地得出一个结论:“不给他买,还能怎么弄?你看他生气,你看他怎么怎么样……”因为孩子早把大人研究透了,结果就是威胁和拿捏,所以大人从一开始就给孩子的不良习惯打下了基础,将来孩子的成长只能是随弯就弯、任性发展了。 因为把大人研究明白了,只要一哭一闹就会得到回报,所以孩子会持之以恒、变本加厉地去哭闹。结果是孩子下滑得越来越远,习气越来越重,最后不能自拔了。如果父母惯着孩子、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惯着孩子,那么将来的社会会惯着他吗?如果没有人会惯着他,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?必然是伤痕累累、无可奈何。试想,娇惯的孩子在社会上怎么会不受伤?那是完全不可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