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第九百一十七讲

请问,这种放不下是不是执着?当然是。因为这种执着害了我们,只是我们不可能麻木。说亲人没有了,我们总不可能表现得完全无动于衷,什么都不去做,这应该是没有人性。当然,我们更不可以喜笑颜开,那更是不正常。

在中国的历史上,晋代有竹林七贤,其中有个叫阮籍的。据说,他的夫人没有了之后,他竟然敲着盆唱歌。这当然是一种洒脱的境界,可分明是不伦不类,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会觉得他不正常。什么是解脱?解脱有时候是反其道而行之,看起来不正常的,恰恰是正常的,标准并不一样。就像我们经常说,人耍猴子这件事,虽然大家觉得给自己带来快乐,但是从猴子的角度来看,是不是在耍我们呢?实在是不一定的故事。我们需要换位思考,需要走出自己的困扰和局限。这个时候,我们一定会心开意解,不再要求别人按照我们的活法去活。
当然,我们还是要有一个标准。什么样的标准?比如遵守国家的法律、社会的公德、佛教的戒律,作为佛教徒不能回避和逃避。如果我们连这个底线都不具备,那么我们的信仰也是没有生命的。前几天我们到了无锡开会,中央发了一个十部委签署的文件。现在的佛教比较混乱,有借佛敛财的老板、公司、假和尚现象,怎么办?十个部委共同签署了一个文件,要治理。怎么治理?应该不大容易。中央文件落实起来确实比较困难,只是就我们这些佛教徒而言,应该管好自己,需要有个回应,同这个文件相应默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