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第九百一十八讲

什么样的默契?第一,不合法、不守法的寺院不去。既然连基本的规则都不能遵守,那么去了等于没有底线。第二,不守戒的寺院不去。如果是一个没有自我约束能力、没有基本正见的寺院,那么去了等于任性和胡闹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慢慢地大家会有共识:合法的寺院会变得更有尊严,非法的寺院当然没有机会。这应该是社会和佛教徒的基本共识。中央的文件需要靠人执行,也就是彼此的互动。要不然的话,宣传完了、讲完了,如果自己本身就违法、犯戒,那么信仰有什么说服力呢?

法律、法规、中央文件当然很好,我们需要有共识,所以爱国爱教就是守法、守戒、遵守社会道德,这应该是佛教徒的基本标准。如果这几条我们都做到了,那么我们不会迷失和堕落。如果是真学佛了,那么我们一定会解脱。如果作为一个佛教徒不可爱了,那么社会上,谁来接纳我们呢?谁来接受我们呢?我们的信息并不对称,为什么不对称?因为真正的佛法,和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人传播的佛法,完全不是一回事。那么谁来让这个信息对称?我们出家和在家的佛教徒都有责任。出家人坐在这里,告诉大家正法信息,然后大家需要同别人、同有缘的人、同那些不明白佛法的人分享。这是不是弘法?显然就是弘法。但是我们有没有付出这样的努力?如果没有这样的努力,或者很少有这样的努力,那么我们凭什么利益众生、普度众生?应该是没有理由、没有依据、没有行动嘛。如果佛经已经告诉我们了,我们又不去执行,那么我们凭什么成佛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