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五百三十一讲

    这个理是在什么上体现出来的呢?因为是在事上体现出来的,也就是在境上体现出来的,所以是理事无碍。由此理事就会圆融,没有任何障碍。所谓事事无碍:就是事事回事向理,回小向大,回自向他。我们去看《华严经•十回向品》。为什么回向?这里会有非常圆满的答案,至少应该是转变我执、积累功德的过程。

    “如是,一念就等于无量劫。”

    在《维摩经》里说,对于那些喜欢住世的人,菩萨可以把七天变成七劫;对于那些不喜欢住世的人,菩萨可以把七劫变成七天。由此可见,时间的概念并不是固定的。大家想想看,因为念、劫可以圆融无碍,所以大小可以圆融,小中可以容大。我们可以马上就突破了执着:改变了我们原来以为不能改变的局限,现在完全可以了。我们一下子就会悟入:“我一念可以顿超百劫。”就如同《大品般若经》里告诉我们的:一念可以顿超百劫。如此,三大阿僧祇劫,一念、一念、一念都会由此而顿超。大家想想看,这可以促使我们修行的速度突飞猛进,当下就是一种超越。佛教徒不是单纯地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看成是定法。如果我们只是看境界固定不变,那么就是误解。既然明白一切都是无常变幻的,那么我们还会顽固性地执着吗?

    “无量劫等于一念。”

    一念等于无量劫,无量劫就是一念。此时我们突破了二元的矛盾对立:大小平等了,彼此包容了。

    “如此看来,只要是心里清净了,无量劫的修行就圆满了,无量劫的功德就圆满了。”

    如果心清净了,那么当下就是了。彼此想一想:原来“学佛不学教,等于瞎胡闹”,还是有着深刻道理的。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