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六百三十八讲

    现在我们觉得,如果什么人都可以一窝蜂进来的话,乃至于拥挤不堪,进而互相吵闹、打架,那么这样的信仰有意义吗?这是佛教信仰的人群吗?分明是一群乌合之众,只能让我们蒙羞、受伤。为什么?只有整体素质的提高,才是信仰的形象和尊严。个人再有本事又能怎么样呢?希望佛教徒能够反省和警醒,从自己做起,从小事做起。

    凡是要求别人的事情,自己首先做好。我们不必总是去攀比别人,说他们没有做到。因为他们没有做到是他们的事情,我们没有做到是我们的事情。即使别人要下地狱,我们也要坚持解脱、往生、成佛。我们为什么还要同别人攀比呢?如果一定要同别人攀比,那么我们只能随波逐流、随境所转。难道我们要同别人攀比堕落和轮回吗?如果我们同佛菩萨攀比发菩提心、利益众生、成就自己的话,那么我们就是学佛的正能量。

    如此,佛教徒需要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。我们只能学习别人的好样子,而不是坏样子。只有这样,才能做到普贤菩萨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的菩萨行。如果做到了这样的内容,那么我们可以心安理得、坦然自若。如果我们能够讲好佛教的故事,如果我们能够努力学习佛教的慈悲和智慧,那么实在不必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我们。如果我们做到了依教奉行,那么不就是有恃无恐吗?我觉得我的表达能力还算可以,能够把无常、无我、解脱表达清楚,还有解行相应。因为我们自己的执着和习气实在是太重了,所以需要面对和改变。如果觉得窝囊和不平衡,那么只能坚持自己的执着和习气,而且还会继续没完没了地伤害自己。

    “我们往往一曝十寒,三天打渔两天晒网。”

    虽然现实有网络平台上的佛法传播,但是真正听讲的人实在不是很多,尤其是枯燥乏味的教理。因为修道的人多如牛毛、成道的人少如牛角,所以佛教徒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。作为法师,实在惭愧,需要思考,需要多闻多思,祈愿大家被正法所折服。通过法师的努力,能够分享佛法的真理,能够适时地停下来并对生命进行思考和透视,从而定位信仰和改变执着和习气。这种停下来,应该让我们静下心来,并不是让我们不再走路,并不是不让我们生存,全然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