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十六讲

苏东坡居士写过一首诗,诗是这样的:“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至千般恨不消;到得还来别无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。”

 苏东坡当然是佛教徒了。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?
 所谓“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至千般恨不消”,意思就是: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涌潮是最美的风景,没有到过的人会觉得实在遗憾,甚至是一生的缺陷。
 所谓“到得还来别无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”,意思就是:一旦到了那里观看之后,我们回头想一想,庐山烟雨浙江潮原来不过如此。之前的那种期待,那种感情的赋予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,美丑的赋予都是我们个人的心,在各种因缘条件下制造出来的,本来既没有美也没有丑,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无事生非制造出来的故事。由此可见,心是非常微妙的存在,学佛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。
 “同时,我们一定要记住,《心经》是整个般若部中,精华中的精华,乃至是再一次的精华;是重点中的重点,乃至重点还是重点。”
 就是没有比它更为精妙的了,整个佛法可以用《心经》全部概括,一点都不为过。请记住,这并不是我说的,这应该是佛陀告诉我们的。般若波罗蜜多心,应该就是心脏。因为人身最重要的部分是心脏;在整个佛法中,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《心经》。所以我们早晨念《心经》,晚上也念《心经》。如果我们坚持上早晚课,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念两遍。并且在我们看来,不应该只是念两遍,应该念更多遍。难道这还不是应该做的吗?佛教徒需要去理解它、受用它、受益它。
   “所谓经:‘经者径也,应该是路。’”
 既然《心经》是路,那么就应该是佛教徒必须要走的路。
上一篇: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十五讲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