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二十二讲

也就是说:通过“文以载道”,我们明白了,原来一切法皆空。当我们去观照之际,能够生起观照般若,然后我们明白:“原来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缘起的五蕴。”

蕴,积聚的意思,就是说,五蕴即色受想行识,合成了每个人的这个身体。这个身体是不是真的?当然不是真的。既然它不是真的,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执着?因为业障、无明,所以执着。我们已经说过了,我们只有一个敌人,那就是无明;我们只有一柄剑,那就是智慧之剑。学佛就是用这柄智慧之剑去杀无明这个敌人,我们愿意吗?因为不愿意自己五蕴皆空,所以我们只能好好地继续烦恼和轮回,或者堕入三恶道。
在鸠摩罗什法师的《维摩义疏》里边,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:
一个人犯了罪,国王就放出喝醉的大象去追杀这个犯罪的人,以此作为惩罚,目的是要把他踏死。那个疯狂的、喝醉的大象,哪里管你什么这个那个,它不管你,过去就把你给抡起来,抛在天上或者用脚把你踏死。
谁又不怕死呢?人人都想求生,蝼蚁尚且贪生,何况人乎?人为了贪生,不惜把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吃掉,有没有征得动物们的同意呢?这就是我执在作怪。这种强烈的我执,固然属于损人利己。只是损人利不利己呢?最终绝对不会利己。损人怎么可能利己呢?我们将来需要偿还。佛教徒需要明白,我们吃了人家的,将来就会有吃我们的时候,我们还敢吃人家吗?我们应该不敢吃了:“对不起,我死活也不会吃。”“为什么?”“因为我将来需要偿还,我不敢还”,所以让我们需要知道:损人并不利己。
上一篇: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二十一讲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