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二十一讲

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也就是践行大智慧到彼岸的过程中。
不然的话,如果没有这个大智慧,那么我们怎么可能到彼岸呢?因为很难去得成,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大智慧、甚深的智慧,才能够达到彼岸。这就是说,观自在菩萨在践行大智慧到彼岸,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践行观自在。我们在去践行大智慧到彼岸的时候,应该怎么样做呢?这是给我们提出来一个修行的下手处,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。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事情。如果说非常容易的话,那么我们读了《心经》就开悟了,开悟就成佛了。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会念诵,却并没有受益:烦恼照样烦恼,痛苦照样痛苦。所以经是经,我是我,同我们没有关系,产生不了什么相应和默契,当然是没有用的。
因为“甚深般若”,对我们来讲并没有真的走进去,所以我们去实践的时候,应该怎么样呢?
所谓“照见五蕴皆空”:
我们最终要改变我执。谁是我们的敌人呢?我是敌人,并不是别人是敌人。比如别人骂了我们,他并不是敌人;他打了我们,他也不是敌人,谁是敌人?我们自己是自己敌人。虽然他骂了我、打了我,但是我不烦恼,那么就是战胜了烦恼和痛苦。现在的问题是:我们觉得自己没有错,于是折磨自己、伤害自己、摧残自己。人家骂我们的目的,不就是让我们烦恼、嗔恨、生气吗?只是,我们恰恰上当受骗了。拥有真正般若的人怎么会是这样的呢?有了般若不会烦恼,不会生气。因为般若有一个照见。
照见也就是透视。所谓照,此时观照般若现前;现前了之后,完全见到了事物的真相。
上一篇: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二十讲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