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四十讲

《金刚经》说受持四句偈:不是一佛二佛三佛五佛种善根了,无量劫来已经种善根了。我们去看《金刚经》,能够持四句偈,这因缘多么殊胜,毕竟“一切众经皆从此经出”。《金刚经》就是《心经》的扩大版。精华在哪里?精华在这里,就是《心经》,二百六十八个字,实在是精华中的精华。

既然生的形式有四种,那么最后推理来推理去,原来没有实在的生。我们接下去应该不需要探讨了,应该马上就可以证得无生法忍。只是有人不甘心地说:“没有生,还有灭呢!”既然没有生,那么哪里有灭?没有生哪里有死?弗洛伊德说:“你要想长寿,你就得不怕死。”怕死的人绝不会长寿。一过了六十岁、七十岁,整天提心吊胆,尤其怕别人说死,一说死就要同人家过不去,那才是受伤。这应该是真实的。因为年纪大的人比较脆弱,所以有时候像哄孩子一样去哄,正所谓老小孩嘛。因为已经思维不大对头了,所以他才变成小孩子,比较脆弱。老人还不像小孩子:小孩子承受能力比较好、皮实,打一下没关系;老人不行,说说都受不了,只能哄着来。

没有生就没有死。为什么?因为生死是平等的,所以生死是没有自性的,生死是幻化不实的。我们曾经引用过:物质不灭定律,那是没有灭,转化成了别的形式,那应该就是无生。我们最终得出一个结论:不生不灭。其实在这里面有“六不”,就是: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。而在龙树菩萨的《中观论》第一品《观因缘品》中,开门见山说:“不生亦不灭,不常亦不断,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出,能说是因缘,善灭诸戏论。”这就是告诉我们,所有的生灭、异一、来去、断常,都不过是缘起无自性的戏论而已。

上一篇:静波法师:《心经》的内涵第三十九讲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