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第一讲

    一、缘起     各位法师、各位居士:     应该说佛光寺举办的第三届佛教常识培训班,是非常殊胜的一件佛事。在这样的培训班中,作为一个法师,有佛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。这种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呢?诚如《华严经》所说的:“生为佛子,当做佛事。”因为这就我们的责任和使命,所以现在需要与大家分享法缘。同样,在《佛说维摩诘经》里,有这样的警示: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”现在我就供养给大家的一个题目,应该是个人思考的一点点心得,同时也只能是依据我们的佛法所得,这种依据不应该是个人的发明和创造。题目是什么呢?《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》。     面对现实,无论是西方的哲学家,还是佛教的信仰,抑或是人生的规律,都无法回避人生的三要素:物质、精神、信仰。     二、转变观念     (一)学佛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:空性     这应该是佛教徒必须关心的问题。因为无始劫来的着相习惯,也就是所谓的业障困扰,所以导致了烦恼和生死不已。汉传佛教中,几乎所有的信徒都有一个愿望:“当我生命结束的时候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”既然人生避免不了生老病死,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?这对于我们来说,充满着诱惑和向往,甚至又有迷茫的感觉:“虽然我想去,但是我怎么才能去得成呢?”应该是转变观念。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实在是太重要了。如果我们坚持人性的思维、行为,那么实在是太难了。如果我们回避人性的思维、行为,那么就没有学佛的所缘境、下手处。《佛说大般涅槃经》有:“众生皆有佛性,有佛性者皆得成佛。”如此看来,佛性到底是什么呢?应该不是人性,而是空性。只是我们明白空性吗?当然很难,确实很难。如果听到空性的时候,那么就会感觉迷惑和伤心。     在《佛说大般涅槃经》里边,佛陀曾经同大慧比丘说过:“什么是如来藏?什么是佛性?应该是空性。”大慧当时就急了,问:“如果是空的话,那么是谁在持戒?如果空的话,那么是谁学佛呢?如果空的话,那么是谁证果呢?又是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?”对此,佛陀只好说:“应该是不空的。”大慧说:“就是嘛!怎么可能是空呢?”佛教徒直到最后,学来学去,终于明白:如果透视缘起有,那么本质原是空,正是:有即空,空是有,从来不二平等。
  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