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出家人、佛教徒提倡不杀生、不吃肉?因为尊重生命,所以不忍,所以慈悲。所谓慈悲,就是应该与众生同喜、与众生同忧。当然,有佛教徒说:“我现在做不到怎么办?”请不要自己杀和教人杀、不要见杀,这个可以。因缘成熟了,你可以不吃,那是你自己的选择,不是被强迫的结果,也不是江湖所说怕还债的故事。因为佛教徒需要践行慈悲,所以提倡而不是决定别人。如果没有慈悲的内容,仅仅是恐惧和害怕还债,那么这不是佛法。
“所谓‘依此相故’:意思就是:因为这样变化的色相。”
临命终时非常复杂,中阴现前,这个时候会怎么样呢?
“所谓‘薄伽梵说’:意思就是:佛陀说。”
不是我们自己说的,应该是薄伽梵说的。《瑜伽师地论》是弥勒菩萨造的,他引用佛说的。佛说什么呢?
“所谓‘若有先作恶不善业,及增长已’:意思就是:如果有先作恶,就是这个人先造作了恶业,也就是不善业,并且不断地在增长。”
之后会怎么样呢?
“所谓‘彼于尔时’:意思就是:恰恰是这个时候。”
就是生离死别的时候,就是将要死亡和投生中间的这一段。会怎么样呢?
“所谓‘如日后分,或山、山峰影等’:就是那个太阳落山的时候,阳光照着大山,大山或者山峰就现出了阴影。刚开始是悬覆,少分微光只覆盖一点;接下来是遍覆,就是山影普遍地覆盖了大地;最后是极覆,就是完全被黑暗所笼照了。”
如果有大山,就会形成了一种对应,等于是参照点,那么这个太阳一点点地就落下山去。因为这个山下边还有一段,悬在天边,这个叫作“悬覆”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