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慈云忏主《净土文》释义第二百二十四讲

所以(一)、昙鸾与道绰,以菩提心为净土之本源,念佛三昧(即修观及称名)为净土法门之要行。

因为不发菩提心,很难去极乐世界,所以昙鸾和道绰大师说:只有发菩提心才是净土宗的本源。我们应该怎么样呢?因为最主要的修行应该是修观、称名:观是观佛,通过念佛而观佛;通过称名而听称名,所以说是净土之要行。

(二)迦才以《无量寿经》的菩提心(也就是三聚净戒)及《观无量寿经》的三福净业为通因。

三聚净戒是什么?应当是菩萨戒中:摄律仪戒,摄善法戒,饶益有情戒。

什么意思呢?

所谓摄律仪戒:就是要遵守法律、道德、皈依三宝等各种规矩。佛教徒不仅仅遵守规矩,还要遵守行住坐卧的细节规范。当然,不应该像木偶一样,显得非常笨笨的样子。我们应该历事炼心地随缘自在,而又不失规矩。

所谓摄善法戒:就是要践行善法的规范。虽然可以道貌岸然,但是需要是善法的内容,而不是口是心非、装模作样的心行不一,其实是恶人,当然是自欺欺人。

所谓饶益有情戒:就是守规矩、行善行的结果,应该是使众生欢喜的内容。如果我们满身的佛气,大家会欢喜吗?如果不欢喜甚至是讨厌的话,那么这是有问题的信仰,需要我们反思反省改变。如果众生不欢喜,甚至是苦恼,那么我们又怎么能是饶益有情呢?如果我们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了,那么大家即使不欢喜,也不会讨厌喜我们。所谓未成佛道、先结人缘,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遵守规矩。如果说往生极乐世界是一个好人了,那么大家会觉得:这个人应该去,他去了我服气。不然的话,如果一个坏人去了,大家当然不服气:如果他能去得上,那么极乐世界我们不去了。因为极乐世界应该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所以恶人并不是容易去得了的。除非是真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。哪怕净土法门普度众生、三根普被,只是佛度有缘人,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。佛教徒不可以把方便当成根本,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。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