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发心助念与临终关怀第二十八讲

    “为了防止这样的讥嫌和误解的发生,听到人家批评我们或者指责我们,我们需要接受,并且能够去原谅、消化这样的做法。”

    我想说,当事情已经很紧急的时候,此时既没有出家人,又必须为当事人念三皈依文,也要理解别人对你的误会或者讥嫌。如果真正的菩萨戒弟子,或者真正的佛教徒,对于别人对自己有一些负面的评价,都要消化不良,不能接受的时候,那么恰恰说明我们自己的信仰,并没有改变和解决我们自己的我、我所的执着。虽然我们的人品没有问题,但是我们的佛性却并没有被开发,难道这不应该反思和反省吗?只有我们的佛性开发了,才能打破我与我所的执着。如果人性的东西太多,那么佛性就不可能被开发,这应该引起佛教徒足够的重视。当然,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了,那么也就没有资格学佛了。毕竟只有人才能学佛,只有改变人性的我、我所的执着,才能成佛。

    “只是,对于外边的误解,我们还是有必要随缘加以解释和澄清。”

    我们还是需要随缘澄清,不能单纯地说:“好啊,误解就误解吧。”即使自己有定力,也要考虑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信仰。因为误解不是对个人的误解,是对整个佛教伦理的误解,所以我们需要随缘澄清。

    “现在我要告诉诸位,法师没有授权诸位去给别人授三皈依,而只是希望在临终关怀的时候,建议为临终的当事人诵念三皈依词。”

    虽然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过程,但我们还是需要说明了才好。只要不说明,就会容易造成误解。

    “我们需要知道,人在临终之际,都难免是最彷徨无助的。”

    人在临终的生离死別之际,情感纠结,不知道如何才好。

    “如果当事人尚未皈依三宝,或者已经皈依三宝,也没有皈依其他宗教,那么依然难免在临命终时,不知道一口气咽下去之后,所谓的灵魂会到哪里去呢?这也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。”

    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佛,也没有皈依其他宗教,那么你说这一口气上不来,他会到哪里去呢?虽然会有各种信息影响,但是难免不是随波逐流、随业流转……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