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一百二十讲

“此十身是第八地菩萨观一切智智所行境,而了知如来的十种身。”
八地菩萨是什么样的菩萨呢?就是《华严经》所说五十二位中的第四十八位菩萨。八地菩萨又称阿鞞跋致。阿鞞跋致是什么意思呢?译为永不退转,此时空有已经完全并观,永远都不会退转。而永远不退转的菩萨,只有到了八地才能够成就,不然的话,原来前七地都是来来去去、上上下下、反复沉浮、摇摆不定。所谓观一切智智所行境,就是依所缘境修行。如果没有这十种境界,那么菩萨没有办法成就八地。菩萨以菩提身、愿身、化身、力持身、相好庄严身、威势身、意生身、福德身、法身和智身十身为所依境:修行的境界,我依据他境来修行自心。
“此以二谛三身所摄。”
什么是二谛?真谛和俗谛什么是俗谛?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那个相好圆满的应化身佛陀就摆在那里。如果是你张三、李四摆在那里,那么这是俗而不是谛。真谛是什么?因为缘起性空,所以真谛不可得。因为一个镜子摆在那里,我们照照镜子:男相、女相、众生相、乌龟、兔子、王八,历历可见,所有的相都映在那里,这是俗谛。什么是真谛呢?不可得,镜子里哪有这些实在的东西?即使把镜子砸碎了也没有。即使有也是空。因为即空即有,所以是二谛。
“只有空有二谛,才能够成就三身:法身、化身、报身。”
所谓法身”:以法为身故名法身。那些个镜子里的动物,是不是佛的法身呢?应该是,绝对是以法为身。因为镜子里的动物没有一个是有自性的身体,所以可以是法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