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“善修身”:善修就是好修,好修怎么修啊?不执着有与没有。你看现在哪个不执着?因为只有空了才能不执着有与没有,所以需要善修,一般的人进入佛门很难进入善修。
所谓“法性身”:就是法性本空,这就是平等身。
所谓“离寻伺身”:就是不去分别思维那个身体,那个身体是什么呢?还是空性,我们可以由此不执着。
所谓“不思议身”:空性就是不住能所的不可思议。
所谓“寂静身”:寂静还是空,只有不住空有,才是了生脱死、老老实实。要不然的话,我们会老实吗?佛教界有一种说法:“有钱的学密,没有钱的学净土。”有钱的去学密宗,就是供养上师,然后上师传法给你。当传法给你之后,一般人得意忘形,同别人炫耀:“我得着法了……”整个一个供养上师的过程中,我们忽略了的就是,汉传佛教有三皈依,藏传佛教有四皈依: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、皈依金刚上师。金刚上师后边还要有三皈依:佛法僧。如果把后边的皈依三宝给忽略了,那么只能是妖孽,或者是附佛外道,这当然不再是佛教的信仰。因为信仰的关键是皈依三宝,所以如果单纯、狭隘地认识佛教的话,那么我们麻烦了。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。
所谓“虚空身”:就是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的身。
所谓“妙智身”:就是妙智慧的身。什么是妙智慧?微妙,就是空和有,空身、有身本来是一身。因为空即是有、有即是空,所以是妙智身。
“此十种皆法身所摄。”
如果是法身的话,那么应该是以法为身,遍一切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