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一百五十三讲

如果我们是一粒微尘一样的微不足道,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的烦恼。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,或者我们是太阳,那么我们会有无穷的烦恼。如果被人漠视,那么会有无尽的烦恼。一个家庭也是这样,一个佛教徒在家里应该是边缘地带的人。只有边缘地带的定位,才是最自在的感悟。如果是主宰的话,那么我们就会烦恼不断,这真的很重要。佛教传入中国的原因,是汉明帝夜梦金人之后,派大臣秦景等十八人请来迦摄摩腾、竺法兰。因为是宾客,所以不是主人,只是请来的客人。佛教徒在每一个家庭里,不应该是主宰,应该是客人。他客客气气地,非常有礼貌地坐在自己客人的位置上,从来不会越位。而我们有人容易越位,像主宰一样,那应该是错误的。

“及具有离一切垢障清净的究竟诸功德。”
 如果是没有分别心的境界,就应该会远离一切的垢障染污。如果离开了垢障染污,就是一种转化和升华,而不是一种消灭,于是乎应该是心里清净的。他是各种功德的源头,究竟功德的根本。即使认为这个人是好的、那个人是坏的……也是错误的认识。过去有一个典故:一个国王问他的大臣:“什么东西是最好的?”大臣把牛舌头拿来了:“这个舌头是最好的。”国王问:“为什么是最好的呢?”大臣说:“它能够赞叹人,能够去说别人好,歌功颂德如何如何……”国王又问他的大臣:“什么东西是最坏的?”大臣又把牛舌头拿来了,:“这个舌头是最坏的。”国王问:“为什么是最坏的呢?”大臣说:“它能够毁辱、诽谤人,能去说别人坏,乃至颠倒黑白如何如何。”
“于无量诸功德如次即:广大故名无量。”
 所以称无量,就是没有边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