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四百四十讲

“第五十八、渐说三乘现观故,四牙渐细。”

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说三乘现观。什么叫三乘现观?就是声闻乘法、缘觉乘法、菩萨乘法。声闻乘法修四谛观,这是苦集灭道。所谓苦:就是人生是苦。所谓集:就是苦的原因是无明。所谓灭:就是我们要消灭苦。所谓道:就是我们要修道。这叫四谛观。十二因缘观是缘觉观、缘觉法,那就是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这是十二因缘观。菩萨修六度万行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因为没有般若不称六度,菩萨必须具足般若,所以我们才能消化和转化,才能不执着,才能完全平等。正是因为释迦牟尼佛能说三种修学的方法:四谛观、十二因缘观和六度观,所以他能召感什么?四牙渐细。四个牙齿,一点点地非常细腻,就感觉到很殊妙的样子。当然了,释迦牟尼佛四十个牙,同我们不一样。我们大概仅有三十二个牙或者三十四个,顶多三十六个,没有听说过四十个牙的。
“第五十九、安住方便所持胜慧故,鼻相高修。”
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能够安住方便所持胜慧。什么是安住方便所持胜慧呢?也就是我们经常引用《维摩诘经》所说的:“智度菩萨母,方便以为父;一切众导师,无不由是生。”其实,这种方便所持胜慧,应该是从根本而出方便,也就是从空而生有,就是在有上感悟到空性。根本智比较容易证得,至于方便智则是最难的。因为能够从空而生出来的有是妙有,那应该是超越二元对立,当然是最殊胜、最难得的。能够从空而出妙有,就是不可思议的妙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