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弘一大师《格言别录》释义第九十三讲

    你能怪大家吗?应该不能怪。因为讲经者本身也要思考:怎样能够张弛有度?怎样能够引起更多人注意,从而把佛法弘扬的:既能让信徒听懂,又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。如果这是一种良心和责任,那么就是我们践行的生动信仰。如果没有了良心和责任,不但信仰不能建立,甚至还是轮回和堕落的借口,从而使很多人误会、误解、误导正信正行的信仰:放下不是放弃,随缘不是随便。信仰不应该成为自私和投机的借口,从而失去了佛教真正的慈悲和智慧,并最终失去了解脱的根本。

    所谓“气度要宏”,我们的气势和度量,应该博大。心胸需要开朗,凡事走出自我,为他人着想:不要钻牛角尖,不要自私自利。菩萨应该是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。如果我们自己都是烦烦恼恼,不愿意改变自己,利益他人,即使学佛多年,也是没有说服力的信仰。

    所谓“言动要谨”,佛教徒语言、行为需要谨慎。为什么需要谨慎?因为只有利益别人,所以才能成就自己。虽然对症下药、有的放矢,但是还要努力避免招祸。如果言行不谨慎,就容易招是非,惹麻烦。既是为了别人,也是为了自己,我们要谨慎,因为大家都看着你,如果只是号称什么菩萨戒、什么护法、什么高僧大德,那么你所说的语言和行为,大家必然观察和效法。人们会把我们的语言和行为当作学佛的标准,甚至会怀疑我们的语言和行为。如果是好的,别人不一定能够向你学习;如果是坏的,别人会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如此,我们可以回避责任吗?不可以回避。我们的举止动念,需要环顾左右,需要注意,需要负责,需要防止因为自己做错了而引起别人对佛教的误解和失望。这才应该是负责任的佛教徒。

26、【书有未曾经我读,事无不可对人言。】

    我觉得这段格言,我们可以是受益者,同大家分享。他所说的:前边的我不敢说,后边的我可以讲,为什么?同大家分享。

     所谓“书有未曾经我读”,书总是有我没有读过的。学海无涯,即使学富五车,依然无法遍读天下所有典籍。只是,我想说的是,它是激励我们更多学习的动力。我们要去认真地多读、多看、多想,要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籍,站在智者的肩膀上,从而利益自己,从而利益更多的人。此举不但没有浪费我们的难得的生命,乃至于成就了我们稀有的法身慧命。

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