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弘一大师《格言别录》释义第一百三十四讲

7、【刘念台云:“学者遇事不能应,总是此心受病处。只有炼心法,更无炼事法。炼心之法,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。无一事,乃能事事,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。】

    所谓“刘念台云”,刘念台老先生说:

    所谓“学者遇事不能应”:“学者”就是有学问的人,或者是专门搞理论的、读书的人。我们一般读经的人也可以称为学者。“学者遇事不能应”,就是我们学习的那套东西和我们遇到的事情,两者之间不能结合在一起,不能解决烦恼和生死轮回问题,这就是不能相应。读书不会走路,那么书白读;读万卷书,须走万里路。

    所谓“总是此心受病处”:如果遇事不能相应,那么就是我们的心里有病了,有障碍了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不会运用佛法,所以不能解决烦恼和生死轮回问题。如果学会运用,就应该会去处理解决烦恼和生死轮回问题。可见学佛只有对症下药、有的放矢,才能够相应有效。

    所谓“只有炼心法”:只有炼心,应该是只有让自己的心经过事情,不断地去陶冶、训练、磨炼,才能成就不住烦恼和生死的清净心。

    所谓“更无炼事法”:除了修心炼心的佛法,就是经历过很多事的“炼心”,并不是着相的“练事”,大家需要铭记。现实之中,总会有人吃一百个豆不知道腥,这样的人大有人在。如此之人,必然是愚痴,与佛法背道而驰。即使学佛多年,若是心向外寻求:东一下,西一下,就像那个没头的苍蝇一样瞎撞,撞来撞去总是无法出去。因为人性的心里,一直想要得到什么一个实在的东西,所以学佛永远都是不能解脱的。佛教徒需要“炼心”自在,而不是“练事”束缚。可见,千万不要说自己练事。因为练事是舍心逐相,炼心是舍相归心,所以学佛需要:历事炼心;通过外在改变内在,通过内在,面对外在。

    所谓“炼心之法”,炼心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?应该是:
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