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第十九讲

“五阴是什么内容?就是色受想行识。色阴有十种魔,受阴有十种魔,想阴有十种魔,行阴有十种魔,识阴有十种魔,合起来就是五十种阴魔。真正的佛教徒,必须对五十种阴魔认识清楚。如果认识不清楚、朦胧、执以为实,那么就是随境所转地着魔了,容易做了魔王的眷属而不自知。如果不小心做了魔王的眷属,那么就是迷失和颠倒了佛教的信仰。因为不自觉地做了魔王的眷属,不但云里雾里,还会自我陶醉和炫耀地害人害己,所以需要特别提高警惕。”
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。母女两个人供养了一个出家人,供养了很多年。很多年之后,虽然这个出家人很有定力,但是不知道如何面对现实,总是坚持在房间里坐禅。有一次,这个女儿考验了他一下,抱了他一下,于是出家人说:“山中无暖气,枯木倚寒岩。”意思就是:我心里没有任何反应,就像枯木遇到寒岩一样如如不动。这种如如不动应该是排斥的。于是,她的母亲同他讲:“我供养了这么多年,原来只是供养了一位痴汉。”就是不什么都不懂。因为佛法同现实是不能对立的,所以我们观察莲花生长在污泥和浊水之中,离开污泥浊水会有莲花吗?虽然高原陆地不会生长莲花。但是污泥浊水是莲花吗?也不是。学习和修行佛法,应该是面对现实的转化过程。
后来禅师自己修行。因为没有人供养他之后,所以他,自己在反省。又是修行很多年,怎么样呢?那个母亲和女儿又来了,女儿又抱了他一下,他说:“你知,我知,不教婆婆知。”这应该是两个人心里的感悟,不应该是第三个人可以明白的。虽然只有彼此能够明白的应无所住,但是不应该是可以任性和违背戒律的借口,希望大家不要误会。虽然佛法是修心的,但是相上需要遵守法律、道德、戒律。只有在特定的因缘下,才可以选择的对症下药。这一点,需要佛教徒能够谨言慎行。不然的话,会造成误会和误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