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六百六十五讲

这是我们共同探讨《楞严经》第九卷、第十卷五十种阴魔中的第四种,就是行阴修行过程中的障碍,非常的微细。我们现在探讨的是行阴障碍的第十种,也就是五种涅槃,分别执着所谓的五种解脱的境界。这是《楞严经》五十种阴魔中第四十种,也就是行阴的最后一种障碍,让我们引以为戒。经文的意思告诉我们:

“所谓‘又三摩中,诸善男子’,意思就是:在修定之中的这个善男子。”

当然我们修行,也是善男子或者善女人。

“所谓‘坚凝正心,魔不得便’,意思就是:他有坚固的定力和纯固的正知正见,所以魔王没有办法困扰、干扰、骚扰。虽然他自己有定力,但是他自己会起魔,自己的心里会闹心。我们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经历。”

“所谓‘穷生类本’,意思就是:他彻底地研究了十二类众生的根本。”

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?他的根本又在哪里呢?

“所谓‘观彼幽清’,意思就是:观看众生幽隐而清轻的这种心里。”

此时由于有定力,所以他就能够看得很细,因为是行阴微细。

“所谓‘常扰动元’,意思就是:对于微细的那个动相,”

看得极其细致,我们一般人看不到。记得明代的时候,有一个才子祝枝山,是近视眼,拿着一个放大镜。他喜欢去看美女。因为放大镜一看那美女,满脸都是大麻子,所以吓自己一跳。是啊,怎么可能不是大麻子呢?因为是放大镜,所以美女不再可爱。如果人生真的看明白了,那么没有可爱与可恨。只有心里不执着的人才能够解脱自在,同佛法真正相应默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