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第八百三十二讲
只要我们用心了,戴一个就好了。即使我们不戴,心里持诵《楞严咒》,也是有感应和默契的。对于佛法而言,我们需要太多太多的思考,目的是内外需要兼顾。因为只有外在而没有内在,等于有福无慧;只有内在而没有外在,等于有慧无福,如此则不能影响众生,所以内在和外在是不能分家的。因为它是缘起的彼此相待,所以如鸟之双翼、车之双轮,缺一不可。比如像有人说:“我信佛,我就是不供佛,我也不拜佛……”这应该是偏颇。我们可以供佛、拜佛,来历练我们心里的不再执着。心里不执着的人并不意味着是不面对的。如果不能面对,那么应该是断灭空、拔因果。因为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口是心非,所以是佛门中的邪知邪见。虽然他说“我学佛”,但是没有行动,就是说食不饱、画饼充饥,同佛法完全背道而驰。《永嘉大师证道歌》提醒我们:“断灭空,拨因果,犹如避溺而投火”,虽然害怕被水淹死而躲开了水,但是却又被火烧死了,这样的人结果很悲惨。“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,殷殷教诲,殷殷咐嘱、叮咛,告诉阿难尊者及与会大众,还有我们现在的有缘人。”“所谓‘汝当恭钦’,意思就是:你们对于楞严大定——耳根圆通的‘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’,这种微妙的佛法,乃至《楞严咒》,这个《佛顶陀罗尼》。”所谓佛顶:就是最高处。所谓陀罗尼:就是总持。陀罗尼翻译过来就是总持,就是等持,就是三昧的境界,永远不舍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