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五百一十四讲

    学习佛法:只有先从缘起的无常、无我悟入空性,然后才能入有的方便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有上定得下来。如果我们没有悟入空性,就是执着有有,一旦面对有的时候,就会眼花缭乱、随境所转。因为没有办法有抵抗力,所以遵循由真空而生出妙有。就如龙树菩萨所说:“以有空义故,一切法得成;若无空义者,一切则不成。”因为我们悟入空性了,所以能够有定、有慧。于是面对现实:担当负责、无所畏惧,一切没有关系,不会被影响,不会被困扰。这是真正的方便。根本智相对容易,方便智其实更难。定慧好得,方便智难得。因为什么?佛教徒是要面对现实的历事炼心,就是要转化、消化;不可以是面对而消化不良、随境所转。虽然方便重要,但是方便并不是随便。

    很多时候,佛教徒会把方便当成随便和借口。比如说:“方便方便了”,就是随便了,什么都可以,什么都不讲究。当然是牵强附会于佛法。因为慈悲没有了定慧的依据,那么我们就成了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。有人质疑:“你怎么不慈悲?”什么是慈悲?极端的慈悲,必然会出祸害;借口的方便,难免出下流。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。虽然我们并不愿意严肃地让人感觉到有压力,但是当不具备解脱和自在的时候,还是需要循规蹈矩、亦步亦趋。于是,我们受了皈依要守皈依,受了五戒要守五戒,受了菩萨戒要守菩萨戒。佛教徒并不是单纯地拿一个证:当成入门证,或者是信仰的证明,那应该是以偏概全。

    在佛教看来,慈悲与方便必须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。如果没有了定慧,那么我们就没有方向,那就是借口和随便。现在的定慧,可以这么讲,是我们学佛的根本:没有根本,何来方便?因为有了根本,所以才能够脚踏实地。因为有了根本,所以我们能够登高望远。

    “只有‘定慧方便威神力’,学佛才会有很大的力量。”

    否则,我们的信仰,难免是单纯的知识,难免是自以为是的认识,或者口是心非的装饰而已。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