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六百一十六讲

    尽管一个人占尽了便宜,如果不择手段,那么必然会有后患无穷的因果报应。况且从来法无定法:好事可能是坏事,坏事可能是好事。我们去看《再世情缘》,玉琳国师前生长得特别丑陋,今生却很庄严,于是大家都喜欢他,当然随之会有羡慕嫉妒恨。如果原来是丑陋的,那么变为庄严就是可变的,并不是固定不变的。由此可见,现实所有的事情、人生、命运也都是可变的。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思想、行为,命运也会随之而改变。

    “因为依然是不净,所以只有染净双离才是真正的清净。”

    无论我们喜欢清净,还是不清净,都是解脱的障碍。

    “于是佛法以想莲花表达解脱烦恼和生死轮回的意趣。”

    因为莲花远离污泥,所以是出淤泥而不染:不仅仅不染着淤泥,即使是清净的水也不执着。佛教徒需要向莲花学习:好事坏事,不如无事,于是我们解脱自在了。如果说是真正的学习佛法,而没有感悟和解脱内容的话,那么又有什么说服力呢?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依教奉行,那么就会时时感悟和受益于无常、无我、解脱的正法。如果没有感悟和受益于无常、无我、解脱的正法,那么烦恼和生死轮回的障碍如何解决呢?

    “此是修因,如是则能因圆果满。”

    如果建立在因地上的修行功夫:既不去执着染污,也不去执着清净,那么就会因圆果满。因为我们的因种了,所以果就圆满了,我们的慈悲和智慧也会随之而圆满。

    “下手处就是从身心两方面来训练。”

    学佛的下手处,就是训练自己的身体和心里。如果有人问修行从哪里开始?那么就是当下的身心训练。

    “因为因缘不同,所以有人从身体下手,比如从戒律开始。”

    过去的出家人修行解脱道,首先把戒律摄持得非常严谨,不能犯戒,摄受自己的身口意。因为二百五十条戒,所以举手投足需要防非止恶。这样的从身体入手,从戒律开始,修戒定慧,的确是安全可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