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六百六十六讲

     “就行门而言,如果觉得净土法门不行、不可靠,那么就去选择坐禅和学密。”

    如果任何佛法都能度人的话,那么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因缘的定位。有人会说:“我坐禅可以。”“你明白吗?”“不明白。”如果不明白,又没有明白的因缘,那么就是起哄、盲目。“密宗明白不明白?”如果不明白,只是热衷于好奇和神秘,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而浪费生命呢?无论显宗、密宗,都应该有相应和默契,应该是自己的身口意同所缘境的佛菩萨的有缘合作,这应该是三密加持。如果没有相应和默契,就是没有三密加持,那么我们就是盲修瞎炼。生命如此短暂,实在没有必要试验和虚度。这不是瞎闹吗?乃至有人说:“如果接受灌顶了,而中途放弃了,就要下金刚地狱……”如果是法无定法,那么学与不学都不过是因缘而已。吓唬谁呀?金刚是什么?金刚是不坏,就是永远都不能从那样的地狱中出来了。既然佛法是无常、无我、解脱的标准,那么怎么可能会有不变的任何东西?如果从没有永恒不坏的事物,那么即使是无间地狱,也不是一个不变的定法。所有的表述都应该是相对而言。

    在佛法看来,如果是真实的,只是相对比较而言的世间法而已,从而让我们外在负责、内心不住。即使是真正的真谛空性的佛性,也是不违背现实有的空性而已。很多时候,我们心猿意马、神不守舍,不能坚持走一条路,我们应当如何呢?尤其是我们的生命何其短暂,禁不住这里跑一下、那里跑一下,当慢慢跑老的时候,最后明白:“我们一无所有……即使是四大名山去过了,也没有见到四大菩萨,只是看到了络绎不绝的乞求者。而且,我们所看的人也没有让自己有过什么感动,甚至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……”告诉大家,无论好样坏样的现相,都应该是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观音菩萨、地藏菩萨。如果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的角度,那么我们做到了吗?因为没有做到,所以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观音菩萨、地藏菩萨让我们当面错过。因为我们只是着相,所以不认识菩萨。因为我们不认识菩萨,所以就是自己的业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