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五讲

    再重复一遍:只有四十《华严》才有十大愿王,其他的两种译本没有。可见,“法无定法”,不是卷多就好,不是卷少就不好,因缘有差异而已。有人说:“为什么因缘有差异?”佛陀应该说一种《华严经》,而《华严经》在翻译的时候,肯定对几种因缘。我们不必认为这个版本的《华严经》好,那个版本的《华严经》不好。我们只能强调缘起:四十《华严》度的是一类众生,六十《华严》度的是另一类众生,八十《华严》度的也是契理契机的众生。请问哪个绝对不好,哪个绝对都好?因为《华严经》没有好事者会集,所以应该是最好。为什么呢?因为哪一版本的佛经都有它度人的因缘。       “其他两译则未见所谓《十大愿王》的条文。”       给大家有个交代。       “四十卷本《普贤行愿品》的内容,与六十卷本及八十卷本的《普贤行品》并不相同,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一样。”       只是,没有关系啊!因为船不一定都是一样的规格,车不一定都是一样的型号,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和因缘。只要它的作用是度人的,就是最好的船和车。我们没有必要,也没有理由要求它就是一个标准。如果我们觉得有缘,那么就去读诵好了。如果我们觉得不合适,不选择就是了,至少还有很多其它的佛陀经典。我们会因此觉得随缘自在。       “另外还有《普贤行愿赞》,是由唐朝的不空三藏译出。”       唐朝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三藏,曾经译出过《普贤菩萨行愿赞》。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,同般若三藏所译的《普贤行愿品》偈颂相比而言,应该说我们更愿意接受般若三藏的译本。因为我们现在读诵的就是般若三藏的译本。它的因缘殊胜、流通广泛,于是中国佛教徒已经习惯接受和传承了这样的佛经译本。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