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第三十八讲

    “真正地能够做到‘百花丛里过,片叶不沾身’是艰难的。”       我们虽然很难做到这一点,但是需要努力转移淡化烦恼和生死的执着,尽量地让自己自在一些,让周边的有缘的人也做得自在一些,面对人生赋予我们的每一个角色,演好人生中定位的角色。正像一首歌所唱到的那样,也就是我们一定要清楚:“一百年前,你不是你,我不是我;一百年后,没有你,也没有我。”我们只能拥有这一段短暂时光。在这一段时间的跨度里,我们该怎么办?我们能干什么?如果我们说“我要学佛”的话,那么内容呢?我们应该用内容说明和证明自己的信仰,否则信仰容易变成招牌和借口,从而误人误己。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就是这一段时间,所以我们这一生需要解脱。如果不能解脱,那么或许我们流浪何处?从此不再有机会。即使是将来还有机会的话,也不知道到是何年何月?学佛只能把握当下的现在。       对于佛法的有缘与否?我虽然一向肯定说:“有缘,但是我们珍惜缘分了吗?”就像有一句话所说:“无事不登三宝殿。”是的,我们来到了寺院,应该就是有缘,只是我们需要了解、受益于这种缘分。我们如果了解受益了佛法之后,就会彻底明白:什么才是真正的佛?什么才是真正的法?什么才是真正的僧?只有当我们真正地明白了之后,才是一个真正践行的佛教徒,这应该是重要的信仰问题。真正的佛缘需要珍惜,不珍惜会当面错过、擦肩而过,有缘也是没有缘。如果我们真的有佛缘,那么就会对佛缘负责任。       4、不合格的法器       “如果我们学习佛法,那么我们适不适合学佛呢?首先就得定位自己是不是一个法器。如果我们是一个法器,就能够接受、容纳、受益于佛法。”       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法器,那么同我们说任何佛法,也没有什么用途。
  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